這次來日本,特別選在11月,就是想要看看紅葉、白頭的富士山,結果...
今天又是一大早起床,原本是打算要坐電車前往河口湖,但聽說最近前往河口湖的各類電車上亂象頻傳(不是電車痴漢),後來決定坐富士特急巴士前往,這次前往河口湖的行程是有住一晚的,前往日本前,在比較了拖行李箱或是找寄放之後,我們決定淺草的飯店並不退房,就拿來放行李,只帶了一天的衣物前往河口湖,一大早前往了新宿車站,在便利商店裡買了一個漢堡和加薯餅的炒麵麵包,就坐上巴士前往河口湖啦。
但才剛買好巴士就來了,於是只好放進背包了。
日本人很喜歡富士山,日本各地長得有點像的山都常被叫成富士,諸如:北海道的蝦夷富士、青森的津輕富士、群馬的榛名富士...族繁不及備載,甚至還有堆個土丘就當成富士山的,謂之富士塚,記得之前在東京市內有看過一個,但當時不知道,那是真當成富士山來拜的地方,沒特別注意。
外國人也很喜歡富士山,之後在河口湖站一下車,各色人種讓人看得眼花撩亂。
我個人呢,其實還好,只是覺得來日本玩過幾次,沒近點看過連日本人都那麼喜歡的富士山,好像有點奇怪,就好像進故宮不看肉型石和翠玉白菜一樣,於是就來了。
但怎麼說呢,第一眼看到,還是有點興奮的,因為富士山旁邊都是平坦地形,就它一個杵在那裏,想必登上山頂,真的會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。
說到登頂,之前有網友貼了登頂富士山的照片,一時傳為佳話,真叫人欣羨。
其實我原本也有考慮過要去爬富士山,可是又有時間限制(7到9月才能入山,可是日本7到9月也很熱,不會特別想去),還要入山申請什麼的,覺得好麻煩,於是作罷。
我們坐的富士特急巴士走的是高速公路(好像是吧...),居然就是直接在下吉田站路邊停車讓我們下了車,當時有點意外。
跟著下車的旅客一起走,很快就到了新倉淺井神社。
這裡好像叫紅葉參道
沒錯!三國第一山指的是魏蜀吳三國日本、朝鮮半島和中國,不過就他們天皇自己封的,大家不要太介意。
據說大鳥居的這三國第一山匾額還是當年平城天皇(774~824年)的御筆親提。
從鳥居裡可以框住整個富士山,可惜的是當時剛好雲飄過來了。
接下來則是398階石階,要前往忠靈塔和瞭望台。
新倉淺井神社前的子育神木,據說能祈求順產、安產。
鬼瓦
忠靈塔
瞭望台的尺寸遠比想像中小很多,上面擠了滿滿的人,要東躲西閃才有辦法拍照。
結果...剛好一大片雲飄來,擋住了富士山。
示意圖
開始來逛逛下吉田,天氣非常好。
門口的牌子介紹這是舊角田醫院,由以前宮內廳的宮廷工匠建造的二層木結構建築,好像以前是看內科的。
從街道上拍的富士山,明明就被一堆雜亂的電線遮著,還是很有風情。
這就是最有名的那個路口
對!就這個路口,不過我去的當時沒見到這種盛況,可惜。
太陽很大,這次去日本,一直是清晨和晚上相當涼,中午卻又會熱的地步,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穿衣服,沒有感冒真是奇蹟。
在咖啡車附近,有個神社不如就進去逛逛(沒禮貌)。
因為原本的入口正在維修,所以我們是繞道從屁股另一個方向進去的。
小室淺間神社好像有一個跟馬有關的祭典,裡面有滿多和馬相關的東西而且還有馬。
御神馬
三猿
好像是某個親王留下的古蹟?
馬,但牠一直沒轉頭,所以只能拍馬屁。
在尋找櫻井烏龍麵時經過的機車行
C8
路燈上也有富士山
櫻井烏龍麵到了,不確定是不是走錯路,我記得我走了超~~~~久,而且我們到的時候,前面還有三組客人。
店裡非常古色古香
櫻井烏龍麵的吉田烏龍麵,店裡只有賣冷的或熱的烏龍麵,可以看到麵是比較粗的,很有嚼勁,幾乎有點麵疙瘩的感覺,配菜只有高麗菜和炸豆皮(還是豆腐?),湯很清淡卻鮮美,算是很好吃的一碗麵,只是份量有點少。
吃完了麵,就要前往金鳥居。
越走近,富士山就越大(廢話)。
看到金鳥居了。但是大逆光。
網路上的介紹:
金鳥居在古時被稱為「唐銅鳥居」。唐銅是以當時的中國唐朝傳入的工法所製造的金屬,也就是所謂的青銅。因日文發音相似,傳到了後來「唐銅鳥居」便成了「金鳥居」。
由於金鳥居亦是通往富士山頂的吉田口登山道的第一道關卡,因此又有「一之鳥居」之稱。鳥居不僅扮演了迎接信仰富士山登山者的大門角色,更是劃分俗界與富士山信仰世界的神聖「境界」,至今依然聳立於通往富士山的大道上。
上面還掛著粗大的注連繩